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于4月29日组织召开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会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银龄教师张辉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义才副教授、学院教授委员会杨红教授等,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两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优化展开深入研讨。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重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矩阵,突出学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新版方案将原12项毕业要求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版)》等文件精神修订为11项,并新增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加重了《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实践比例体现出了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以及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生物科学专业立足“强基础、优师范”的修订思路,增加《动物学》《植物学》学时,合并开展野外实习,夯实学科核心知识。根据教师能力培养逻辑,优化师范技能模块课程。
会议中,专家们纷纷提出宝贵意见。张辉副教授强调,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增加更多与企业合作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马义才副教授则提出,生物科学专业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科前沿发展,适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与会人员还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此次修订工作,进一步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南 哲
核稿/王雪梅
责编/张万明
打印本页 关闭